2009年2月8日 星期日

對中國開放就可以解決台灣的經濟困境?

  在從事投資時,任誰都知道嚴格控制風險才是長期獲利的保障。一個國家發展經濟也是相同道理,過於冒進或許有可能在短期間內快速成長,但是,很容易就在一點小風暴中,蒙受巨大損失甚至難以翻身。
  由財政部所公佈的台灣對主要國家貿易額可以看出,中國是目前台灣經濟依存度最高的國家,如加計香港,遠高於其它國家,可以說,中國的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會讓台灣大地震。
  馬政府上台之後,最重要的政策即是向中傾斜,依馬政府的邏輯認為,過去十幾年台灣經濟發展遲緩,主要原因在於李登輝主政以來的戒急用忍及民進黨對中國鎖國的政策,於是馬政府一上台,即迫不及待與中國談判,希望透過對中開放,解決台灣經濟成長遲緩的問題,只是這樣的想法正確嗎?
  由財政部公佈的統計資料,可以看出,即使馬政府認為十幾年來台灣政府透過政治力阻止台商大舉到中國投資,造成今日台灣的經濟困境。但是,由中國取代美國成為台灣最主要的貿易國的事實說明了,過去十幾年台灣政府並不是像馬政府所宣稱的那樣,是採取鎖國政策,對中國其實是足夠開放的! 解決台灣經濟問題的關鍵絕不在於對中國是否足夠開放!
  97金融風暴後,韓國痛定思痛,由政府引導企業整併,並促進產業升級,創造了難能可貴的經濟復甦奇蹟。台灣在這些年反而因為企業一味追求短期利益,不求產業升級,而是透過對中國的投資,不斷將企業外移到中國,以更低的生產成本,維持企業的生存,造成的結果是,台灣對中國經濟依存度不斷提高,企業獲利率不斷降低,勞工薪資停滯不前。面對2008年全球經濟大衰退,全球製造工廠的中國無法倖免,經濟成長大幅滑落,台灣在對中國的高度依存中,由2008年第四季正式步入衰退的窘境!
  由韓國的經驗及馬政府上台後一味對中國開放卻不見效果看來,台灣經濟的未來不在中國,而在自身是否能脫胎換骨,對中國無限制的開放只會讓企業主繼續追求更低生產成本、壓低獲利率。而且,將整個國家的未來完全依賴於另一個國家是否繼續高度成長,所產生的高度風險是政府應該正視並解決的! 企業的利益不一定與國家的利益相符,馬政府在傾聽企業主的心聲後,更應該思量的是整個國家的未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